在 2006 年左右,有兩位哈佛教授開始研究人類喜歡拖延症的原因。為什麼我們會不想去做我們知道要做的事情呢?難道大腦覺得拖延對人類來說有什麼好處?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兩位教授——托德·羅傑斯 (Todd Rogers) 和馬克斯·貝澤曼 (Max Bazerman) 對此進行了一項研究,詢問參訪者們是否同意參加一項自動將薪水的 2% 存入儲蓄賬戶的儲蓄計劃。幾乎每個參與者都同意,因為省錢絕對是個好主意,但他們的行為卻恰恰相反:
行為 A. 要求參與者盡快加入儲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只有 30% 的人表示他們會同意加入該計劃。
行為 B.參與者被要求在遙遠的未來(比如從今天起一年)註冊一個儲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77% 的人表示他們會同意加入該計劃。
為什麼時間差異會如此改變他們的回答結果?這個小實驗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拖延我們知道應該做的行為。
我們為什麼拖延? 現在的你 VS 未來的你
答案來了!因為我們過於關心現在的自己感受,而對未來的自己不夠關心。我們喜歡享受眼前的利益,尤其是當我們選擇的成本,要到遙遠的未來才會顯現時。
舉例來說
-
• 吃甜甜圈的回報(甜)是立竿見影的,而鍛煉的代價要等到你幾個月後才會顯現出來。
-
• 今天花錢的回報(買iphone)是立竿見影的,而當下不會想到為退休儲蓄的成本要等到你很多年才會顯現出來。
-
• 不受阻礙地使用化石燃料(享受更多能源)的回報是立竿見影的,而氣候變化的代價在幾十年後才會感覺後知後覺。
當我們在遙遠的未來考慮這些問題時,我們的選擇通常就會改變,一年後,你是願意超胖並吃甜甜圈還是保持健康並堅持鍛煉?從長遠來看,選擇很容易,但到了今天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在此時此刻,我們低估了長期成本,高估了非生產性行為帶來的直接好處。行為經濟學家將這個概念稱為「時間不一致」,當我們考慮未來時,我們希望做出能夠帶來長期利益的選擇(“是的,我會節省更多!”),但是當我們考慮當下時,我們想做出帶來短期利益的選擇(“我現在就花掉它。”)。所以我們知道我們為什麼拖延了。那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如果你想戰勝拖延並做出更好的長期選擇,那麼你必須找到一種方法對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的都是有最大利益的。
您有三個選擇:
1. 想像未來藍圖
我們拖延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頭腦想要立即得到好處。如果你能找到一種方法,讓長期選擇的好處更直接,那麼就更容易避免拖延。做到這一點的一種方法是簡單地想像你未來的自己將享受到的好處。想像一下如果你減掉 30 磅,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想一想為什麼現在存錢對您的未來很重要。在你的腦海中將未來的回報拉入當下。
2. 讓拖延要付出代價
有很多方法可以迫使你儘早付出拖延的代價。例如,如果您一個人鍛煉,下週不鍛煉不會對您的生活產生太大影響。你的健康也不會因為你錯過了那一次鍛煉而立即惡化。沒有持續運動的代價只會在數周/月的懶惰行為之後變得痛苦。但是,如果您預先承諾在下週一早上 7 點與朋友一起鍛煉,那麼不鍛煉的代價就會變得更加直接。錯過這一次鍛煉,你看起來像個混蛋。
3. 從生活環境中移除當下好處
改變環境絕對是最有效的。在正常情況下,你可能會選擇吃餅乾而不是吃蔬菜。如果餅乾不存在呢?如果周圍有更好的選擇,就更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消除環境中的干擾,創造一個具有更好選擇架構的空間。想更進一步?您可以將觸發器添加到您的環境中以提示良好的行為。以回形針策略為例。
什麼是回形針策略?回形針策略的由來是來自「視覺觸發器」,顧民思義人類需要一個可以激勵你養成習慣的物品。比如每寫一頁書,就將髮夾從一個容器換到另一個容器。每做完一組俯臥撑,教練就幫忙就把一顆顆彈珠移到另一個箱子。取得進步是令人滿意的,視覺測量——如移動回形針、髮夾或彈珠——可以清楚地證明你的進步。結果,它們強化了您的行為,並為任何活動增添了一點即時的滿足感。
結語:每天,我們都面臨著數百個微小的決定。要嘛採取簡單的出路並立即滿足,要嘛拒絕誘惑並致力於長期行為。
這些日常選擇最終決定了我們的現實。我們越來越多地避免分心,這決定了我們成功與否。
文章來源:https://jamesclear.com/time-inconsist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