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往往會自認自己是理性、有邏輯的動物,在購物前往往會認為自己可以掌控好自己的選擇,但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的決定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我們的大腦給左右,事實上人們其實很難是在掌握所有的情況下做出決定的!
1 注意力鎂光燈/雞尾酒會效應
我們的大腦往往一次只能專注於一件事,例如你眼前正在做的工作。或許你有時候會分心,但一般來說,人們的注意力只能集中於一件事上,而心理學家也將此稱之為「注意力鎂光燈」(Spotlight of attention)。
但是你曾經有過待在一個很吵雜的環境,但遠方突然有人叫你的名字,你還是可以馬上注意到的經驗?但是前面才說到人們一次只能專注於一件事上,又為什麼能注意到自己的名字從遠處傳來呢?
這也證明了人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在為你監控跟注意周圍的資訊,而我們的大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種篩選功能,跟自己有關的,會迅速反應,無關的,不會進入,所以會發生雞尾酒效應。
大腦時刻都用想不到的方式監控 & 掃描週遭事物,幫你過濾及篩選跟你有關的資訊。
2 創造「自然而然、無法抹去」的氛圍
一般行銷人可能會認為,能夠快速吸引消費者注意力才是厲害的行銷,但大多數人忽略的是品牌往往是在人處於放鬆狀態時,比方說隨性看個電視、滑 instagram、聽 podcast 或漫無目的逛街時, 觸動了我們的心。我們並沒有刻意要注意什麼,只是想來點娛樂、放鬆一下,透過「自然而然、無法抹去」、「不經意、不起眼」去感受整個品牌的調性及感覺,最終也才會儲存在我們記憶裡。
許多神經科學家相信,在大腦所做的事情當中,有九成以上是意識所不及的。這種感覺就很像,我們走路時不用去思考要先出左腳還是右腳。這就是所謂的低涉入處理。若我們大腦將所有資訊都讓我們有意識的感覺,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好好專心思考處理一件事!
3「決定」往往是情感及理性交互作用下的成果
現在坐下來仔細想想一件最近剛買的東西,然後試著推想當時決定購買它的經過。問問自己:我當初是怎麼知道有這款產品的?我有沒有拿它和其他類似的產品比較看看?我認為是什麼原因讓我決定不挑別款或是其他牌子而買了這一款商品呢?
例如:當你在購買手機時,有些人可能會不多加思考就選擇「蘋果」,或許你會說出選擇原因是造型很美、款式最新、性能最好等等。但是如果把 Logo 拿掉後,你還會購買嗎?
或是當你購買一雙 Nike 的經典款球鞋時,你可能會說鞋子品質不錯、有氣墊加持很舒服、時尚的外型等,但把那個勾勾拿掉之後,你還會用相同價錢買單嗎?
這些例子證明,很多時候我們會選購某品牌的商品,很可能只是純粹被它吸引而已!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精品品牌並部會直接去強調產品特點,相反的是它們創造一個「想像的世界」用格調、氛圍、情感、外型去塑造品牌的價值來吸引消費者買單。
因此許多決定其實不是在我們有意識的掌控下所發生的!我們的理性常常為大腦想要的東西找各種藉口,很多時候我們會選購某品牌的商品,很可能只是純粹被它吸引而已!
結論
當消費者透過低涉入處理給了品牌局部的注意力,就不會涉入太多你原本想傳遞給他們有意識的訊息,反而會因此去感受品牌的整體調性和感覺,這才是最終會儲存在記憶裡的東西,因此品牌的每一個環節都會被納入品牌幻想。
所以行銷最重要的去創造「無意識、習慣性」的去引導消費者產生無意識的品牌幻想,而非創造品牌熱愛及忠誠度,因為在消費者心中,他們不一定想得起明確的品牌或是訴求,但相關的關聯及聯想,正在慢慢滲透到他們心中,即便只是潛意識!
參考:Daryl Weber《勾癮 Brand Se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