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在完成一項任務,由於時間、資源、方法、決定權,都掌握在自己身上,因此只要規劃得宜,基本上都能順利完成。然而,當任務擴大了,如個體變團隊,或是規模變大了,從單一店面變成連鎖店面與企業,非一己之力能完成時,就會涉及更多的人、事、物。當牽涉的人事物更多,瓶頸與困難往往伴隨而來,包含,分工不易、資訊傳遞不易、調度不易、認知對齊不易、進度追蹤不易。因此管理上的複雜度變高,不確定性與風險也伴隨而來。如果要化解這道議題,我們就會需要「流程」來祝我們一臂之力。
何謂流程,流程能達成的效益是什麼?
所謂的流程,是指為了達成某一特定目的或是產出結果所必須進行的一系列作業。並將當中作業的過程,運用特定的作業方法,將所需要的人員、資源、時間統整,來達成預期的產出。而流程最重要的核心重點是,「可複製」。當一套能產出預期結果的作業流程,能固定品質的不斷產出,正是流程最強大的地方。舉例而言,麥當勞正是用流程的方式來擴大規模。
流程運用極致的案例 : 麥當勞
麥當勞的每個工作站都會有 SOC(Station Observation Checklist,工作站觀察檢查表),包含內場、外場、廚房、點餐、清潔等等,並且拆解到極致,約有200-300個分解動作。正因為如此極致的拆解,使麥當勞擴及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每個店面都維持相對應的品質與產出。
建立流程的二大關鍵
建立流程有兩個最大的關鍵,分別是步驟拆解與行為定義:
1. 步驟拆解
步驟拆解簡言之,就是從作業流程的第一個步驟到最後一個步驟,全部一個一個動作的拆解出來,拆解的目的,除了知道每一個步驟的下一步是什麼之外,更重要的是,清晰的了解,步驟與步驟之間,的銜接是什麼。假如過程中的銜接,有可能有遺漏,或是沒有防呆機制,都能夠在拆解的這個環節中彰顯出來,以利流程的優化。
2. 行為定義
行為定義則是指,步驟與步驟之間,何謂完成。行為定義中,會有三個要素,分別是投入、媒介與產出。舉例而言,如何定義點餐行為的完成。點餐行為要完成代表,消費者需要將「要點的餐點」用「說話的方式」告訴店員,並收到「號碼牌」。再舉例而言,如何定義叫車行為的完成。叫車行為要完成代表,消費者需要將「起點與目的地」用「APP的方式」按出,並收到「叫車成功的訊息」。這當中,「要點的餐點」與「起點與目的地」變是整個行為的投入,「說話的方式」與「APP的方式」是行為的媒介,而「號碼牌」與「叫車成功的訊息」是行為完成的產出。當一個作業動作,有足夠明確的投入、媒介與產出,則這個流程就會非常的穩固。
結論 : 越是更大的規模,越需要細膩的設計
當一個人單打獨鬥時,所有變因都在自己身上,其實是一件好控制的事。然而,當我們希望將規模變大,勢必就會涉及更多的人事物,當人事物一多,則整個過程,就會不好控制,因此透過流程,我們能夠更明確的拆解每一個環節、管理每一個環節,讓規模化這件事,有個清晰的軌道、清楚的步驟,這樣以來,不論是個體或企業要擴大時,方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