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影響者行銷缺乏組織性方法和互補的策略,但最近影響者行銷在不斷變化的社交媒體產業中已經成了最有影響力的工具,許多大型品牌開始聽取第三方影響者行銷專家的建議和諮詢,也替它們帶來許多策略,最終在產業調查和活動績效應證下品牌知名度提升許多。
利用影響者和數位創作者已經成為行銷組合中最受歡迎的一部分,並且得到更多的預算。品牌現在有機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去推動影響者行銷的創新和複雜性。
更具策略性和集中性
早期那種把產品完全交給影響者並希望獲得好的成果的策略越來越沒有效果。最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可以選擇他們合作的品牌,以及如何和什麼時間與他們合作。當一個品牌可以已最自然和真實的方式融入再影響者的內容中時,可以獲得最好的效果。這個訊息應該像電視上第三十二個廣告或是像 Facebook 上的贊助廣告一樣明確,它將會更加引人注目。
行銷人員應該想辦法將產品整合到故事情節中的方式,而不是簡單找個人代言搞得像內容的附加物。遊戲產業就很會使用這個方法,像 Ubisoft 等品牌就與有影響力的人合作現場直播活動來煽動遊戲話題,另一方面,賓士最近也與 Instagram 明星 Loki 合作,透過這隻狼狗的眼睛與主人一起在科羅拉多山脈旅行。品牌商必須大膽讓影響者能夠用一種忠實於觀眾習慣的語氣和風格來推動屬於自己的創造力,並同時與行銷人員在資訊和價值觀保持一致。透過提供品牌指南和關鍵談話要點給創作者,品牌仍然保留著行銷策略的控制,但與觀眾溝通卻讓人感覺真實無違。
哪個影響者適合你的品牌?
對於品牌來說有數十萬創作者人才的選擇,因此對於品牌商而言,不要對使用的人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而是先縮小範圍來分析這些創作者的粉絲,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日趨增加的影響者詐欺行為,品牌商應持續盡到調查義務,審核影響者背後的觀眾並分析概況。如果你仔細觀察,就可以很容易地發現這種詐欺行為的跡象。例如,有人聲稱自己是英國著名的影響者,但擁有來自印尼或其他隨機國家的大量粉絲,那這樣就非常有可能是透過給予便宜酬勞追隨者或行為活動。更多專注在有保證且自來的瀏覽和行為活動,而不是注意訂閱人數,確保這一切行為是人類行為,不是那些虛假的機器人流量行為。
在這之後,明智的做法是先退一步思考,衡量創作者對於特定項目的熱情。只有當以真正的熱情去傳遞最終的產品,品牌才能真正釋放出影響者行銷的魔力。重要的是要記住,目標不是製作廣告,是創造一個真實的原創內容,這將與觀眾產生共鳴,並創造更大的品牌親和力或明確的購買。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使用廣告攔截器,品牌利用影響者來避免這樣的趨勢,那品牌會推動社交媒體平台來發展社交市場嗎?我懷疑往大型技術平台這個方向發展。技術平台渴望將用戶留在他們的系統中,因此肯定會面臨更高層次的賺取利潤的誘惑。這種可能的情況使得品牌和創作者有責任再傳遞商業訊息時要保持警惕避免過度傷害。再一次,我們回來看特定且真實的代言,這兩個詞確實是這領域成功的關鍵。
原文出處:www.marketingtechnews.net/news/2018/oct/18/how-brands-can-play-driving-role-evolving-influencer-marketing-ar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