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許多企業在社交媒體上操作和蓬勃發展,以往對消費者的制式或是單一性的行銷手法早已不再適用。成功的品牌透過經營 Twitter、Facebook 和 Instagram 來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並且(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他們也了解消費者的特性。
但消費者是否真的在意個人化行銷呢?
電信公司 TollFreeForwarding.com 決定一探究竟。他們對 2,000 名美國消費者進行了調查,以了解品牌如何確保客戶忠誠度以及個人化行銷在消費者體驗過程中的位置。
結果是決定性的:四分之三的美國人希望品牌在行銷方面針對他們進行個人化。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想與匿名的公司合作。他們則是希望在電子郵件、網站或訊息背後,有一個真正了解並滿足他們需求的人。“親愛的顧客您好”的方法的時代已經逐漸式微。
最重要的是,50% 的受訪者實際上表示他們希望品牌感覺像是最好的朋友。這聽起來對品牌端來說是一個艱難的要求,但這是消費者現在期望從這些與他們打交道的公司或廠商所能夠獲得的知識、親密度和個人化的標準。
44% 的受訪者表示,如果他們覺得公司不了解他們,他們會傾向更換品牌,因此收集受眾和客戶的數據,並將其運用在行銷上顯得至關重要。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
通過並善用社交媒體的數據,可以讓您藉由更具針對性的行銷素材以及廣告投放來鎖定特定受眾。這與群發式的方法(原文為:散彈槍方法}截然不同——找出受眾的興趣,並制定專屬的內容來滿足特定需求。
我們每天都會在我們使用的各種平台上看到這樣的例子。誰沒有因為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已經“喜歡/按讚”的內容而點擊了根據我們的特定習慣、年齡和興趣量身定制的服飾廣告、網頁連結、或是應用程序的廣告?
僅用我們的名字個性化的電子郵件(儘管這樣做是一個好的開始!)根本就不夠了。信件的內容也需要貼近受眾的興趣甚至是生活。
Netflix 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不斷開發和優化其先進的演算法,來根據用戶以前觀看過的內容推薦相關電影和節目。它有數以萬計的超精細分類讓每個項目都帶有標籤,當與觀眾的觀看紀錄吻合時,就有助於建立進階的觀眾個人檔案並予以推薦清單。
而且它並不止於此,因為 Netflix 甚至會根據過去引起他們注意的內容向不同的人顯示不同的預覽畫面。看看用戶比較吃哪一套?是欣賞特定演員的臉?動作震撼的縮圖?還是節目獨具風格的標題?
Netflix 的演算法知道並提供合適的畫面呈現來吸引觀眾。這種方法不遺餘力,也使得 Netflix 能夠提供引領全球的個人化體驗。
不同族群對於個人化行銷的需求也不同
TollFreeForwarding.com 的調查發現,個人化行銷的程度高低甚至受到性別和年齡很大的影響,尋求“非常個性化”(very personalized)交流的男性是女性的兩倍(43% 對 21%)。男性比女性更希望品牌像是最好的朋友,這突顯了品牌需要了解特定受眾的重要性。
雖然這種程度的友誼對老一輩人來說並不重要(55 歲以上的人只有 8% 希望品牌感覺像最好的朋友),但這對 Z 世代和千禧世代來說非常重要,分別有 46% 和 56%分別希望從他們購買的公司中獲得這種好朋友的感覺。
這種對個人化行銷的需求也不僅僅是潛意識的。接受調查的美國消費者也表示願意分享他們的個人數據,讓他們從個人化的行銷體驗中受益。超過一半的人樂於分享他們的購買習慣,43% 的人滿足於披露他們的個人信仰或傾向。
最終,這表明用戶欣賞的不僅僅是個人化行銷友好的一面——他們希望品牌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如果 Amazon 可以為用戶提供相關書籍的列表,或者向他們展示購買了同樣商品的其他用戶也購買了哪些商品,那麼它就會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消費體驗。
這也應該要是品牌在行銷過程的每個階段以及客戶消費體驗的每個步驟中都需要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將這個過程個人化,讓他更簡單、更友好、更適合我們的每個客戶?”
結論
以現階段的市場競爭來說,很多時候已經沒有「產品非你莫屬」的優勢地位,而如何讓消費者在其消費體驗的過程當中感到特別、有溫度、並且切中需求,就會大大影響客戶的回流率,進而培養屬於自己的一群忠實用戶。
在滿足用戶需求方面,如果能在消費者自己察覺到需求之前就已經先一步呈現到他面前,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相信就可以與市場上的競業做出區隔,並佔有領先的優勢。
文章來源: https://www.digitaldoughnut.com/articles/2021/june-2021/the-importance-of-personalized-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