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文化,是個我們平常不容易注意到,但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東西。因為環境與文化對於我們的影響是淺移默化的,會慢慢地影響我們的談吐、行動甚至思想。每個人總是希望自己所待的國家、時代、組織、團體的環境與文化是正面的,然而文化的本質是什麼? 好的文化,我們應該如何塑造呢?
什麼是文化?
一提到文化,我們很容易冒出許多的畫面,例如: 提及歐美的文化,我們可能聯想到自由開放的氛圍,提及中國文化,我們可能聯想到溫良恭儉等禮教的氣氛。而除了地理上,造就文化的不同,時間上也會造就截然不同的文化,例如: 文藝復興時期與科學革命時期,就是兩種不同的文化氛圍,但是,是什麼原因,造就出這些不同的氛圍?
在維基百科的說明中,文化的原意是「靈魂的培養」,由此衍生為生物在其發展過程中積累起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使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的人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文化在其他的定義中也有是「相互透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
文化的塑造不外乎兩件事
從文獻的定義來看,文化聽起來是個非常複雜且抽象的事物,但其實文化的塑造,不外乎兩件事:「獎勵」與「懲罰」。這裡指的獎勵與懲罰,並非實質上給予物品或是剝奪物品,而是指環境給予這個行為的反應是「正面」還是「負面」。例如: 一個老師希望建立一個「勇於發言」的班級,而此時如果有一個學生發言了,那這個團體,給予這個行為的反應是否是鼓勵,造就了一個文化的誕生。
環境與文化 建立三步驟
- 1. 定義核心價值觀
塑造一個文化之前,必須先知道什麼樣的文化是希望被建立的,是希望大家都是自由平等還是希望是有階級區分,是重視業績成果,還是更重視品德操守。一開始,必須先釐清與清楚定義,什麼樣的氛圍,是這個組織期待的。
- 2. 持續做出符合價值觀的行動
當定義完一個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後,緊接著,必須持續做符合這個價值觀的行為,並且阻絕不符合價值觀的行為。在此階段,必須不斷重複以及行動,才能讓一個個的原則與規則逐步地被建立起來。
- 3. 在極端狀況依然堅守
持續做出符合價值觀的行動,能夠塑造起一個組織行為的基本原則,然而,如果希望這個原則屹立不搖且堅若磐石,就必須在極端的狀況與案例出現時,能夠維持住既有的原則,才能讓這些規則更加的堅定於每個人的腦海中。
結論
環境與文化,從字面上聽起來,是複雜的、是抽象的。但是,環境與文化的建立,不外乎就是兩件事「獎勵」與「懲罰」。當組織中的每個人,做出符合期待文化時,能夠被獎勵,違反文化時,不被鼓勵,久而久之,這些思想就會深植於每個人的潛在行為。也清楚的讓組織的人員們明白,什麼行為值得被鼓勵,而什麼行為是不被允許的,進而期待的「文化」才能夠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