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售價減掉成本大於 0,公司就一定賺錢嗎?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如果能確保每張訂單都有利潤,那公司最終一定是賺錢的。
但這樣的思維真的沒有問題嗎?
計算真實訂單利潤
首先我們先認識成本可以簡單區分為下列兩種:
變動成本:隨著營收增加的成本。
固定成本:不隨著營收增加的成本。
如果今天是製造業,成本大概就是原料、運費、倉儲、生產、人力等等,只要將成本一個個抓出來,單位成本大致上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最後利潤也可以算出。但在軟體業就不同,業務開發時間長,與廠商也需要來回溝通需求,然後業務又將需求和工程師討論,等產品完成還有教育訓練,售後服務,如果另外贈送一年免費保固,送贈品等等,看的見的成本沒有多少,但真實計算才發現根本沒有賺多少錢。這時候更怕客製化服務,因為涉及各種利害關係和人的需求滿足,要把成本控制好的難度就更困難了,常常有很多接案公司看似接了很大的訂單,但最後就是因為無法有效控制成本,其實最後都是虧錢。
因此如果你的產品具備高度標準化,有一定的流程,那估算出來的成本大約九成都可以出算出來,此時訂單利潠並沒有相差甚遠,但如果你是客製化商品,因為產品規格變化大,生產流程有差異,還有後續客製化售後服務,這樣的情況就很容易有低估成本的問題存在。
每筆訂單一定都要賺錢?
為什麼常常會有滿多少訂單免運費,或者買一送一等促銷呢?這樣會賺錢嗎?做生意有時候應用成本操作是為了長遠的利益或者說是降低目前損失的一種策略。
舉例來說,由於2021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政府宣布進入三級,首當其衝就是餐飲業。店已經租了,食材也和廠商訂了,固定會配送過來,員工也請了,不管你有沒有開店做生意,每天就是在燒錢,因此店家推出外帶買一送一,和外送公司合作,即使每筆會被抽取費用,這時候店家需要的就是要讓產能過低的商店,能在現有成本控制之下降低單位成本,就算不賺錢也不會賠很多錢。
另外大家也會發現商辦區某些停車場晚間月費比白天月費便宜一半,或者健身房你買早上時段月費會比全日便宜7折,這也是一種透過成本控制降低單位成本的一種。
結論
做生意當然是為賺錢,因此隨時盤點那些不容易計算出來的隱藏成本,有助於了解真實利潤,了解真實利潤後你才有更多操作策略可以應用,不論是為了降價爭取客戶提高市佔率還是為了不讓產能過低而降低單位成本。